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措施,组织制定并实施市(州)考核方案和评分细则,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长航局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长江经济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方案》,着力破解当前船舶水污染物上岸处置这一监管难题。交通、海事、港航、住建、生态环境等监管部门则通过该系统,可对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的存量、交付转运以及码头污染物存储量、接收单位服务质量进行实时可视化动态监管。
我们依托信息化技术研发这个系统,在实现水污染物接收处置全链条严格监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船方处理污染物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服务。长江干线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全长2808公里,常年运营的运输船舶达11万余艘。长航局局长唐冠军介绍,保护长江生态,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福祉。此举意味着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实现了全链条监管的全接收转运上岸处置,也标志着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治理形成了数字监管、线上服务和多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该系统支持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残油废油等多种水污染物上岸处置,船员只需使用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即可实现一键申请投放污染物,极大提高了船员交付水污染物的便利性和积极性。
据悉,船舶水污染物主要包括船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6月25日起在长江干线港口全面测试运行。各市州要建立举报人黑名单制度。
除物质奖励外,鼓励对举报人实施通报表扬、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市州生态环境部门受理举报后,需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是否受理;调查工作原则上在60日内完成。7月2日,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推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实施意见》。各市州可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实施奖励的环境违法行为类型,设定不同档次的奖励标准。
举报人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取消资格,收回奖励;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河道巡河排查检查发现的河道放牧、非法排污、挖沙、非法取水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
通过全面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清徐县县域水污染治理、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农业农村污水治理、汾河太原段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汾河流域太原段生态用水调度、加强水环境管理等7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实现了6月底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的工作目标。在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方面,持续推进各类企业加大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改造,组织开展太钢工业废水高浓度盐水治理和废水回用等工程,全面推进清徐县经济开发区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装在线监控设备,全面加强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维管理。一是加强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污水截流、收集,对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我们将牢牢抓住改善水质这个核心问题,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根本大计,保持战略韧劲、坚持久久为功。
据了解,汾河温南社国考断面是太原市的出境断面,长期以来一直是重度污染的劣Ⅴ类断面,也是汾河流域的第一个劣Ⅴ类断面。对通过污水管网进水溢流口偷排偷放、超标排放、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联防联控,加大汾河流域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实施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发挥太原市省城环境质量改善小组办公室作用,建立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任联络人的指挥机制,形成汾河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汛期水污染联防联控合力。
全力攻坚,持续推进各项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二是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对汾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流堤外3公里范围内且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的村庄继续开展生活污水治理,严禁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在汾河排污口信息管理方面,在全领域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同时,全方位加强水环境管理,全面推进水污染源在线实时监控和建设重点入汾排污口小型自动监测设施。推广太钢在工业废水排放口建设生态鱼监测池、落实水风险应急监测管理的做法,确保工业废水、清净水排放口水质达标,全面提升工业企业废水治理水平。
在农业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太原市在2019年建成8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以解决好小店区、晋源区和清徐县沿汾河及主要支流两侧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为重点,高标准完成3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在生态湿地工程建设方面,发挥河道的生态综合治理效能,在清徐县的4个主要入汾口建设千亩湿地工程。精准治污,加强攻坚技术支撑工作。成立专家科研技术团队,科学研判、分析地表水水质波动情况,对水污染治理攻坚进行技术支撑,开展重点治理技术示范试点。合理调水,全力保障汾河流域太原段生态基流。5月底,榆古桥入汾口湿地改扩建、河西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河东北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乌象民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全面建成投运,进一步巩固提升了温南社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平。
为此,将加大汾河生态调水协调力度,建立调水制度,保障汾河主河道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确保汾河一坝(上兰)、汾河二坝下泄到太原市汾河主河道的水量不低于每秒20个立方。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健全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同时强化农村污水处理站专业化运营,确保已建成的102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达标排放。这标志着汾河流域太原段国考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
继续强化农灌退水管理,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工程,禁止农灌水直接排入河渠,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对汾河水质的影响。联合公安、水务、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部门间联勤联动,对重点污染企业违法排污等水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在汾河流域太原段生态基流保障方面,今年以来,太原积极协调省水防办和省水利厅,全面加大汾河生态调水力度,建立调水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保障了温南社断面的生态基流。防范风险,降低汛期雨水对断面水质影响。提前谋划,统筹规划十四五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面,今年,太原市把汾东污水厂一期二部扩容建设列入今年消除劣Ⅴ类水体的天字一号工程,同时通过配套管网建设,实现城南退水渠污水通过平阳路管网转输入城南污水厂,晋阳街方涵污水通过滨河东路新建管网转输入汾东污水厂,彻底解决城南地区污水直排问题。
将雨天排水工作列入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督办事项,建立雨天排水工作协调调度通报制度,严格管控雨天无序排水,坚决杜绝利用雨天偷排、混排污水,最大限度减轻雨天排水对汾河水质的影响,确保汾河温南社水质断面长期稳定达标。作为省会城市,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是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6月底汾河流域全面消除劣Ⅴ类作为打好污染攻坚战的头等大事、交账工程,坚决扛起水污染治理的重大政治责任,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
退出劣V类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目前,太原市重点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点位共33个,包括16个污水处理厂和17个重点排水工业企业,在全市所有的国、省控断面建设自动水质监测站9个,在8个重点入汾排污口全部安装小型自动监测设施,建立地表水断面排污口污染源清单化链条化管理,推动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一旦出现水质超标或数据异常,立即启动预警系统,追踪溯源,实现了科学治污、精准治污。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闫文斌表示,接下来将从6个方面发力,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工程,高标准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7月2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6月份,汾河水库出口为Ⅱ类水质,上兰断面为Ⅱ类水质,温南社断面为Ⅲ类水质。
三是继续推进72项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在6月底前已完成一批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其他水污染治理工程,尽早发挥效益,为保障汾河流域考核断面稳定水质达标奠定基础。维持河道基本生态用水需求、保障生态基流,是实现河道地表水考核断面稳定达标的基础和保障将雨天排水工作列入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督办事项,建立雨天排水工作协调调度通报制度,严格管控雨天无序排水,坚决杜绝利用雨天偷排、混排污水,最大限度减轻雨天排水对汾河水质的影响,确保汾河温南社水质断面长期稳定达标。5月底,榆古桥入汾口湿地改扩建、河西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河东北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乌象民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全面建成投运,进一步巩固提升了温南社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平。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闫文斌表示,接下来将从6个方面发力,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工程,高标准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三是继续推进72项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在6月底前已完成一批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其他水污染治理工程,尽早发挥效益,为保障汾河流域考核断面稳定水质达标奠定基础。
通过全面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清徐县县域水污染治理、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农业农村污水治理、汾河太原段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汾河流域太原段生态用水调度、加强水环境管理等7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实现了6月底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的工作目标。对河道巡河排查检查发现的河道放牧、非法排污、挖沙、非法取水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
实施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发挥太原市省城环境质量改善小组办公室作用,建立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任联络人的指挥机制,形成汾河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汛期水污染联防联控合力。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健全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